蔡英文白忙活?立陶宛为首,窜访台湾的“三国联盟”有多脆弱

11月28日凌晨,立陶宛议会“友台小组”负责人马尔代基斯率团飞抵台湾地区
立陶宛继续生事!波罗的海三国议员访台,蔡英文却“白忙活”一场?
文/冯虚
在台湾当局失去越来越多的“邦交国”时,一些早已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的国家却有与蔡英文当局越走越近的态势。自从立陶宛政府在台湾当局设立办事处问题上“越过红线”后,立陶宛议会“友台小组”负责人马尔代基斯又纠集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议会“友台小组”负责人一起组成“波罗的海三国议员代表团”,于11月28日凌晨飞抵台湾地区。
这10名议员试图刷新今年以来欧美政客窜访台湾的停留时间纪录。他们计划到访台湾当局多个部门,并参加台湾地区立法机构于12月2日至3日举行的“开放国会论坛”。不过,讽刺的是,台湾当局之所以高调宣扬所谓“三国代表团”,是因为这10名议员已经占了线下出席“开放国会论坛”的“外国嘉宾”的八成以上。

在野党议员有“活动自由”?
所谓的“波罗的海三国代表团”,立陶宛议员占了10人中的6席,而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各都只有议会“友台小组”的正副主席参加。笔者此前已撰文指出,立陶宛现政府出于历史原因和“扩张型外交”的野心,2020年以来推行极端敌视中国、俄罗斯的政策。如今立陶宛国会正值会期,执政党还派出如此规模的代表团窜访台湾,再次展现了立现政府的态度。
据悉,立陶宛国会议长西米利特还将线上出席“开放国会论坛”,并计划在明年年初访问台湾。
相比之下,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议员出访,虽是“新情况”,但既在外界预料之中,也并未展现出两国政府对华政策的明确转变。说“预料之中”,是因为波罗的海三国一向在外交事务上共同行动,即使有不同意见也留待内部解决。今年以来,立陶宛政府和议会频繁打“台湾牌”时,爱沙尼亚议会虽然每次都要发声支持“立陶宛的主权和自由”,但议会外事委员会主席、执政党议员则多次在立陶宛国内媒体发声,直言批评立陶宛的立场,希望立陶宛政府选择“更谨慎”“不冒险”的对华政策。
而这一次所谓三国联合窜访台湾,甚至都不算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执政当局对立陶宛表示支持。本次窜访台湾的拉脱维亚议会“友台小组”主席福灿,不仅不是执政党成员,甚至不是议会外交事务委员会的成员,可以说在拉脱维亚的外交决策圈没有多少影响力。拉脱维亚主流政坛一向以“30年不变”的稳健对俄、对华政策为傲。疫情以来,拉脱维亚前总统弗赖贝加等政治人物也多次赞扬中国的防疫成就,并批评立陶宛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的行动。
与拉脱维亚的情况类似,爱沙尼亚议会在本次窜访的议员杨森组建“友台小组”前,从未建立过类似的组织,其与中国事务相关的团体,长期以来只有负责对华交流的一个小组。相比之下,立陶宛议会则有关于中国台湾、香港甚至西藏等事务的多个小组。
杨森一直是爱沙尼亚在野党成员,2021年才因所属政党参与联合执政而进入执政联盟。值得注意的是,杨森从政前是一名赛艇运动员,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还获得过银牌。当时他没有什么反华言论,加入议会后甚至曾加入与中国、俄罗斯交流的议员小组。但自2020年以来,杨森突然和原本接近的一些议员分道扬镳,转入了谴责俄罗斯、抨击中国、为台湾当局“发声”的行列。
今年4月,当部分美国政客发起所谓“为台湾发声,参加世界卫生大会”的活动时,杨森是唯一发布视频响应的爱沙尼亚议员。不过,杨森在视频中仅强调了台湾当局防疫“有力”及“帮助其他国家”,不像一些西方政客大谈“受中国压迫”。或许正因为如此,杨森的视频没有得到西方媒体亲睐,仅在其个人社交平台发布并被台湾当局的一些机构账号转载,在其个人主页播放量仅300次,获得评论1条。这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爱沙尼亚社会和政坛的态度。
既然这些政客的“友台”活动缺乏影响力,为什么他们还乐此不疲?一位欧洲政客对笔者所言,欧洲领导人处理台湾问题相对谨慎,是因为他们要考虑欧洲或一国的整体利益;但对一些“只要一两千张选票”的欧洲议会及小国议会的议员而言,讨好自己小小的选民群体更为重要。
由于历史因素,波罗的海三国都有仇恨苏联、敌视俄罗斯、敌视共产主义的社群团体。随着三国近年来向印太地区扩张商业影响力,从对台贸易中受惠的个人也不在少数。有台湾地区的立陶宛社区活跃人士就表示,自从台湾当局大力宣扬立陶宛是“英雄国家”后,有的台湾出租车司机载立陶宛客人不收费,还有一些民进党支持者赠送礼物、购买立陶宛商品。据立陶宛本国媒体披露,立陶宛国内的一些社会团体也接收了来自台湾地区的大额资金捐赠。
正是这些人成为窜访台湾的议员争取的对象,一些议员甚至以自己被中方制裁作为政治资本。本次窜访期间,立陶宛议员萨卡列内就对当地媒体大谈自己“被北京列入旅行黑名单”,称此为“荣幸”。其他尚未受到个人制裁的窜访议员,还开起玩笑,期待自己回国后也被“拉黑”。
2019年时,一位波罗的海国家前政要曾对笔者坦言,波罗的海三国都是紧邻俄罗斯的小国,又都是美国主导下的北约成员国,如何利用欧盟作为平台和“靠山”以平衡和俄罗斯、美国的关系,是重中之重。当时他信誓旦旦地说,波罗的海三国不会卷入美国遏制中国的行动,因为“小国绝不应卷入与自己无关的大国博弈中”。
JN体育但如今,一些波罗的海国家议员却试图以美国为“靠山”,绑架欧盟对抗俄罗斯,甚至卷入美国针对中国的政治活动。这不只是在对华政策上“走错路”,而是颠覆了波罗的海三国三十年来赖以和平发展的整体外交战略。关键在于,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政府是继续秉承“三国一致对外”原则,寻找“在野党议员有活动自由”之类的借口,还是站出来真正帮助立陶宛重回“不介入中美关系”和“心向欧洲而非美国”的正确道路。
蔡英文
蔡英文的胜利还是失败?
对台湾当局而言,波罗的海三国议员同时窜访,其实并不“热闹”。恰恰相反,他们的到来更显示出台湾当局朋友圈的冷清:台湾当局本次四处邀请外国政客站台,名义是参加“开放国会论坛”。这是台湾地区立法机构、外事部门组织的官方活动。但是,虽然拉上了美国政府资助的“国际民主协会”联合主办,且议程安排上多侧重“国会”本身的运作而非两岸话题,可是线下参会的“外国嘉宾”依然寥寥。
根据台湾当局相关部门的通报,最终确认于线下出席本次论坛的外国议员一共只有5国、12人,其中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三国的10名议员已经占去大半。其余“外国议员”,就是贝里斯众议院的议长,和一名尚不清楚确切身份的墨西哥议员。
仅有41万人口的加勒比小国贝里斯是当前台湾当局所剩不多的“邦交国”之一。有趣的是,贝里斯向台北派出“大使”时,该国只在英国、美国和联合国(纽约)驻有大使和使团,专门与台湾当局“建交”,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援助。台湾当局也“投桃报李”,仅最近四年的援助资金就超过6000万美元,而贝里斯年国民生产总值不过20亿美元。
纵使如此,“恢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关系”近年已成为贝里斯社会的主流声音。原因很简单:纵使台湾当局四年投入6000万美元“金元外交”,贝里斯与台湾地区的年贸易额还是不到千万美元,而贝里斯与中国大陆的年贸易额三年前就已超过一亿美元,占贝里斯年度总贸易额的八分之一还多,中国也是贝里斯的第二大贸易国。
在此背景下,坚持和台湾当局保持“邦交”的原贝里斯执政党在2020年大选中惨败。为挽回关系,台湾当局于今年11月26日匆匆通过了一揽子对贝里斯经济优惠政策,给予贝里斯199种产品降税、免税待遇。可以说,这是一对貌合神离、各自打着小算盘的“伙伴”。
更讽刺的是,除了“动机不纯”的贝里斯,并没有其他台湾当局“邦交国”议会派代表团出席这次“盛会”。相反,洪都拉斯近期可能走上与台湾当局一刀两断的新路。
至于墨西哥可能有一名在野党议员出席“论坛”,并不奇怪。墨西哥有较大的台湾同胞社群,也是台湾地区在拉丁美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因为墨西哥政府经常不为台湾地区领导人窜访美洲大陆提供“方便”,一些反对派议员为拉拢与台资、台裔相关的选票,长期站在反对政府和反华的立场上。这些议员窜访台湾,与欧洲议会一些边缘议员近日窜访台湾类似,不会影响政府和议会主流政党谨慎处理对华关系的立场。
台湾当局和美国国内支持台湾当局的力量,为“开放国会论坛”辛苦奔忙一场,结果却可能在“邦交国”圈中一无所获,亦未得到西方主要国家和亚洲国家支持,最后只凑上波罗的海三国,勉强写上一句“12名来自欧洲和美洲的议员参加”。于蔡英文当局而言,这到底是“胜利”还是“失败”呢?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地球相对论】所有,今日头条已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独家授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